机器人关节动力系统为机器人提供动力,再配合算法指令,支持机器人做精细动作。
过去,机器人的关节需要由多个分离部件组合而成。宇智动力研发出高度融合的“一体化动力模组”,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。
一只机器人手臂常常要7个自由度(一个完整自由度=旋转360度),满足手臂7种不同纬度的运动。
构造上述手臂,传统方式需要4至5款模组,而宇智的模组仅需2款就可满足。宇智动力董事长杨程程表示,一体化的动力模组,减少了模组种类,大幅度降低机器人的生产和管理成本。
一体化动力模组由“高精度磁编码器、零温升安全制动器、RV减速电机、FOC驱动控制器”等核心部件融合而成。
宇智的磁编码器内置2个19/20位双码道码盘,这是国内首个做到19位以上精度的磁编码盘。此前,这种高精度码盘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。
19位即2的19次方,约等于52万;20位即2的20次方,约等于104万。
19位/20位码盘旋转一圈360度,可记录的位置约52万个/104万个。
它是机械臂上的重要安全保护装置,相当于汽车的手刹,负责在紧急状况下即刻停止运动,实现“抱闸”。
宇智使用的制动器,采用转换电磁方向实现制动,仅需1安培的电流,在40毫秒内就能实现制动,不仅不会导致任何零件升温,还十分节能环保。
过去,RV减速器刚性超强,力度超大,但更多应用在大型机械臂等装置上(如汽车制造)。
宇智动力将RV减速器的尺寸极致缩小,应用到机器人的动力模组电机内,大幅度的提升了一体化动力模组的力矩(力×距离)与寿命,适合于未来机器人的量产。
“传统的工业机械臂动辄几十万、块头儿也很大。这款轻量型机器人,它的功能和传统工业机械臂一样,但是体积缩小、价格降低,大家买得起、玩得也方便。”大象机器人工作人员袁书鸿介绍。
以myCobot280机器人打响“第一炮”,大象机器人专注在轻量级桌面机器人赛道,让更多机器人技术学习者、科技迷能以更低成本入手机器人。
2019年,杨程程从海外留学归来,一开始在企业上班。多次去国外调研高端制造业后锁定了机器人行业赛道,并辞职创业。
“一开始是想做具身智能整机,深度调研后发现,即便是发达国家也面临着找不到优质动力模组的难题。硬件上的难题制约了企业的研发进程。”杨程程补充,一些核心技术也被发达国家垄断。
这还咋造机器人?由此,她和研发团队锚定在动力模组上。经过五六年的潜心钻研,2024年8月,宇智动力的3款国产高精度一体化动力模组发布。
目前,宇智动力在坪山设有3000平方米的生产工厂,其自研动力模组已实现小规模量产,受到客户好评。
“今年出货量预计将是去年的好几倍。我们会把动力模组越做越好,让机器人的‘四肢’灵活性更好更强大,当好‘卖铲子’的人,助力机器人整机企业未来的发展。”杨程程充满信心。
“这个领域已经相对成熟了,竞争太激烈了。最后,我们决定转攻教育科研领域,做轻量级机器人。2020年,首款机器人面世就卖出几千台,成功解决了公司当时面临的资金危机。”袁书鸿介绍。
大象机器人主攻外贸,产品销售全球50多个国家,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公司整体营收的70%。
此外,国内机器人行业也在迅猛发展,大象机器人已经与全国200多家高校有合作,国内销售份额也在逐年递增。
从华强北出发,如今,大象机器人逐渐成长为全球轻量级机器人领域的一头“大象”。
2014年12月,福田揭牌成立福田区AI产业办公室,发布“模力福地”十大行动方案,还成立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和福田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联盟。
今年,“模力福地”还将发布首场景、首模型、首产品。其中提到支持大象机器人、亿家亿伴等企业打造AI“热销单品”。